搜索

驻站院士-谢华安

来源:江西赣粮 发布:2021-02-04



谢华安,1941816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

1959年谢华安福建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福建永安县大陶农业中学、永安县农业中学担任教师;1964年从福建农学院(函授)结业后先后在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三明地区五七干校担任教师;1972年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年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1981年培育出"汕优63";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至2006年担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成为奥运火炬手;2012年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2016年担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成员。

谢华安主要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交配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育成中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 


人物经历

1941816日,谢华安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

1959年,谢华安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福建永安县大陶农业中学、永安县农业中学担任教师(1964)

1964年,谢华安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毕业后先后在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三明地区五七干校担任教师(1972)

19729月,谢华安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正逢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育种生涯。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95)

1980年冬,根据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谢华安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

1981年,谢华安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培育出"汕优63""汕优63"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

1987年,谢华安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评研究员时免予论文答辩)

1996年,谢华安担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6)

2007年,谢华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谢华安成为奥运火炬手。

20127月,谢华安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2016612日,农业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谢华安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成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谢华安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到2010年累计推广9.46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

· 科研成果

一、培育出杂交水稻"汕优6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汕优63"不但产量高、品质优,还解决了抗稻瘟病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对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起到决定性作用。至2001年累计种植9.45亿亩,增产粮食698亿公斤,增收近700亿元,是中国1987年以来年种植面积最大、累计种植面积最多、推广范围最广、增产粮食最显著的水稻良种,至2001年,其种植面积仍为全国第一。"汕优63"还因再生力强,实现了再生稻在中国农业生产上的突破,促成了中国"中稻--再生稻"种植制度的完全形成。

二、培育出杂交水稻优异种质"明恢63",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明恢63"是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至1997年,全国以"明恢63"为恢复系配制的杂交水稻组合中,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18个,累计推广面积11亿多亩;"明恢63"为亲本选育出13个新恢复系,以这些新恢复系配制的杂交水稻中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有17个,累计推广3.3亿亩。

三、探索出科学的杂交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杂交水稻育种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的发展

1. 探索出"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

在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系选育中,不管亲本品种原产地出于何处,采用"×""×""×"的配组方式均可选育出恢复系。但他坚持两条:亲本的原产地必须都是低纬度(赤道附近);亲本必须是具有强恢复基因,采用"强恢×强恢"的配组方式,选育恢复系,比较容易选到具有强恢复能力的恢复系。因为恢复系若带有保持系或较高纬度起源的品种的血缘会影响杂种后代优势。

2. 探索出高效的"测交配组技术"

谢华安认为,选择可恢性差、配合力差的不育系(688A)测交,可以严格区分具有不同恢复力和配合力水平的恢复材料,从中选优与可恢复性好的不育系(如珍汕97A)杂交,则其恢复力和配合力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都强。

3. 建立起一套较完整有效的"抗瘟性筛选的育种程序"

谢华安研究出的杂交后代"低世代重病区抗瘟性筛选--中世代旱病圃鉴定--高世代室内强致病性的多菌株接种鉴定"的抗瘟育种程序,使选育出的"明恢63"等恢复系及其配组的杂交水稻抗性强且持久。

4. 研究出产量高、纯度好的中稻制种技术

1977年,杂交水稻刚推广不久,他即研究出改双晚制种为中稻制种的技术,解决了双晚制种后期温度低、产量不高以及因早季落地谷而影响种子纯度等问题。由于采用中稻季节制种的方法能大幅度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从而加快了福建省杂交水稻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四、培育出10个通过国家、省、市品种审定的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获得5项部、省科技进步奖

"汕优63"之后,源源不断培育出系列新组合,这些新组合至1999年累计推广1.31亿亩。其中"汕优78""V77"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V77""汕优77"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杂交稻组合,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他因此获得"全国'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

五、探索水稻育种新途径,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九五"以来,他重点从事超级稻育种研究,育成超级稻恢复系"明恢86",并配组成杂交稻"Ⅱ优明86""汕优明86"等分别通过国家和省审定的超高产组合,已累计推广800万亩。"Ⅱ优明86"最高亩产达1196.5公斤,打破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汕优明86"还因再生力强,2001年创再生稻百亩连片头季平均亩产851.0公斤的世界高产记录,再生季平均亩产达到501公斤,最高亩产干谷581.1公斤,又创造了世界水稻再生稻的超高产记录。从1996年起,他开始探索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现已育成"特优航1""Ⅱ优航1"等高产组合,并贮备了一批性状好、米质优、抗性强、类型丰富的优异种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超级稻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还组织开展转基因水稻育种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持建立了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组织开展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解决了转基因水稻育种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学术论著

1996年到2007年,10年发表40多篇论文,还出版专著《杂交稻育种与实践》、《中国绿色农业》等。其中,谢华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有十来篇。

谢华安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杂交水稻中季繁殖制种技术》(1982),《灿型杂交水稻汕优63及其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研究》(1987),《杂交早稻威优77及其恢复系明恢77的选育研究》(1992),《灿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1994),《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Ⅰ培育的理论与实践》(1996),《杂交水稻恢复系和强优组合选育进展》(1996),《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Ⅱ主要农艺学与生物学特性》(1997),《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的利用率》(1997),《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1998)

· 科研成果奖励

谢华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杂交水稻组合"四汕优63"

三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

1986年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8"

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

1988年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1991年

杂交水稻新组合"V优63"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

1991年

杂交水稻早熟组合"V优77"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位)

1994年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

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

1998年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2

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位)

1998年

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

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2012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培育成功"明恢63"

三明行署科技成果特等奖(第一位)

人才培养

谢华安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8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8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

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及优秀专家称号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

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2003年

福建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0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07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两次)

 

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

 

中华农业科教奖

 

杜邦科技创新奖

 

王丹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福建省"6.18"突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1997年,谢华安兼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1996年以来先后兼任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兼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农学会副会长。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个人生活

1941年,谢华安生于著名革命老区闽西龙岩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祖辈辈皆以农耕为生。他所在的山乡地瘠人穷,平常年份田里的出产尚不能自给,灾荒年月更遑论"瓜菜代"!谢华安出生前,父亲的两个弟弟因挨饿受冻、缺医少药而夭折,此时又值抗战岁月,父亲为他取名华安,就是祈祷中国人民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华民族早日长治久安、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投身育种以来,谢华安远离家庭的欢乐,次子和女儿出生时,谢华安都远在天涯海角,是同事们拿着家信,告诉他又做了爸爸。特别是女儿出世那年,老大得了麻疹,老二很快被传染上,兄弟俩躺在床上,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母子四人都有生命危险,作为丈夫、父亲,谢华安真想留在家里看护照料,等妻子分娩后再走。可是,海南南繁基地育种的季节到了,育种非同一般,误一天就误一季。谢华安心急如焚,在痛苦中、在妻子的泣声中,咬紧牙根,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这第三个孩子,还是妻子自己接到人世的。

1977年农历腊月初十,是谢华安父亲的61岁生日。按当地习惯,男人61岁生日就得叫71岁大寿,特别值得纪念。在家排行老大的谢华安,本该全盘负责操办父亲的大寿庆典,可恰逢他试验育种基地的插秧、田管季节,苗期管理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谢华安若尽人子之孝,从海南回家为老人家做寿,以当时落后的交通,从海南到福建,千里之遥得坐轮船、乘火车,再改换几次汽车。且不说经常买不到车船票,就算顺利,来回也得半个来月呀,岂不耽误了试验!谢华安在海角天涯痛无分身之术,同事们知道这事后,特地在他父亲生日那天晚上,在海南的橡胶林里点起了61根蜡烛,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只不过把歌词改为"祝你的父亲生日快乐"。当谢华安替远方的父亲吹灭61根蜡烛时,潸潸热泪无法抑制地挂上了脸颊。

1983年,连续7年没在家过春节的谢华安,得空回家吃团圆年夜饭。当时,他的第二个孩子连续多日高烧不退,而妻舅刚做完胃切除手术,在他家休养,妻子认为谢华安这个游子这次能在家住上十天半月的,帮她一点忙了。可年关未出,谢华安从电台的天气预报中得知,海南低温阴雨。恶劣的天气势必影响杂交水稻父母本的生育进度,可能造成花期不遇,海南2000多亩的"汕优63"是大面积制种的关键一年,他心急如焚,立即就要赶赴海南。

前脚刚踏入家门,后脚就要去海南,一向豁达贤惠的妻子,第一次冲丈夫发起了火:"你在外面搞科研育种,我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料理家务,你知道有多苦吗?这些年天大的困难我都自己咬着牙撑下来,我向你发过牢骚吗?儿子连日高烧,我的弟弟又胃切除,你又不是不知我爸爸就是因为胃切除手术而离世的,两条命都有危险,你怎么无情无义,忍心走得成啊?"

妻子的指责,连同病中儿子和妻舅的呻吟,像刀一样剜着谢华安的心,但面对事业他别无选择。谢华安硬着心肠,挎着行李,义无反顾地消失在妻子的汪汪泪眼中。

1977年父亲61岁大寿谢华安在海南无法回家,他那时就在心里流着泪发誓,待他老人家71岁大寿时一齐补上。可1987年这天来临时,谢华安又在北京忙于"汕优63"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答辩。通情达理的父亲没有半句责备。1997年谢华安父亲一病不起,弥留之际要家人不要告诉谢华安,别影响了他的工作,遗嘱希望儿子能为人民育出比"汕优63"更好的良种。当谢华安闻讯赶到父亲身边时,老人家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母亲病重时,谢华安也未能在她病床前尽孝,走时甚至无法见上最后一面。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在",每念及此,不知多少次,谢华安默默地面对父母的遗像垂泪。

可以说,家,是让谢华安牵挂并常使他心头涌起愧疚伤感的地方。他深感,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自己都是不合格的,在感情上亏欠着父母妻儿。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国家,面对广大的农民,他又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能在广阔的田野上为老百姓做点事,夫复何求!

谢华安钟情杂交水稻,由于风吹日晒,雨淋水浸,给他留下了重度风湿性关节炎。而过度劳累,生活没规律、三餐无定时,冷热不顾,又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有时胃病发作,疼得他蜷曲着身子坐在田坎站不起来,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冒。严重的胃病给谢华安的工作造成很大麻烦,有一次,不到半年时间,他连续两次因严重胃病引起便血。那年11月发病时,正遇播种期,为不耽搁时间,他不顾医生的警告,仍然出现海南的田头。

人物评价

谢华安凭着对土地的反哺深情和对农民的挚爱,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谢华安同志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杂交水稻育种生产第一线。从1972年开始坚持每年前往海南进行南繁育种 。(何梁何利基金会评)